Navigation menu

来源:未知 责任编辑:admin

一位老村长对《文物保护法》的修改建议 意见征集反馈

  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(以下简称“绿会法工委”)就《文物保护法(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)》(以下简称《二次审议稿》)向社会公开征集建议后,收到一位在农村生活多年的老村长的来信,这位老村长结合自己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切身经历,对《二次审议稿》提出了多项修改建议。

  “千言万语”汇集成立法建议,纳百家之言,促法制发展,老“百姓”是代表人民群众的百家姓,也代表“百家心”,这位老村长的建议,虽然没有专业的法言法语,但是却是来自基层的“原汁原味”。

  我是一名曾经在农村生活多年的老村长,我了解人民的意愿,我们的党中央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,文物保护法也一样以保护为主,以让文物活起来为宗旨,因为文物承载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。

  博物馆就是收藏、研究、展示文物的地方,但却以来历不明而拒之门外,使民间收藏家捐赠无门。还有传承有序之伪学说,国家花巨资建馆难道不是收藏展示我们中华文化文明之地吗?老百姓无偿捐赠,有名有姓、有身份证,难道就以来历不明而拒之门外?

  还有,改革开放四十五年以来,我们国家动土方量是有历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量,其中,有多少是被迫出土的古董文物?无法统计。而管理部门未深入民间调查研究,民间收藏家们省吃俭用,在政府开设的古玩城等地用血汗钱收藏的古代艺术品文物,却捐赠无门。这些被迫出土的海量文物,是我们先祖们的古代艺术品,应该要保护、要活起来。

  推动经济发展,还有重要一条,国家应该组建权威科技检测为主、眼学为辅的鉴定中心,以免误判珍贵文物。

  只有我们官民一心,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,才能振兴中华。希望能出台一部合国情、顺民意的法律。